当前位置:远东新闻网 > 国内新闻 > 正文

电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 以及科幻电影中的AI迷思

导语:“人工智能”这个词,至少会出现在两种不尽相同的语境当中。一方面,这是一个科幻作品经常会触及到的题材;另一方面,这个词又会作为一个学科的前沿性研究方向,出现在计算机、电子、信息、控制等工科专业领域。前者
“人工智能”这个词,至少会出现在两种不尽相同的语境当中。一方面,这是一个科幻作品经常会触及到的题材;另一方面,这个词又会作为一个学科的前沿性研究方向,出现在计算机、电子、信息、控制等工科专业领域。前者和后者的差别,大致相当于科幻电影里的宇宙飞船和工科院校飞行器制造专业的差别。前者属于务虚的幻想层面,后者则是务实的工科专业,二者虽然方向一致但位置上一前一后基本没什么交集。

在目前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有所谓的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三个级别。弱人工智能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手机、自动洗衣机、冰箱等所有带芯片的东西,都可以算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大致上指的是能像人一样进行推理和思维的人工智能,目前来说这还只是人工智能科研领域里的研究目标,具体还会细分出各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至于通用人工智能,这个词指的是已经具备人脑所有功能的人工智能,目前来讲它还只是一个传说,将来能不能真的实现谁也说不准。

在目前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中,有三个层次: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一般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手机、自动洗衣机、冰箱等带芯片的东西,可以算是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一般指能像人类一样推理和思考的人工智能。目前这只是人工智能研究领域的研究目标,还会细分为不同的研究方向。至于一般的人工智能,这个术语指的是具有人脑所有功能的人工智能。目前只是传说,未来能否实现还不确定。

2017年,柯洁玩AlphaGO,三战三败

至于我个人对人工智能的观点,我认为计算机永远只是一台除了计算什么都不会的笨机器。下个棋容易,你让AlphaGO哄个孩子试试?前者是一个可以计算的问题,而后者是不可能靠计算解决的。看人和计算机比下棋,跟看人和马比拉车没什么差别。当然,我的这个想法也是纯属主观臆断,没有办法自己证明。

1.图灵测试与智力问题

分析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问题之前,有必要先说一下“图灵测试”和“摩尔定律”这两个概念。

1950年,图灵来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同时还担任该大学自动计算机项目的负责人。就在这一年的十月,他发表了一篇题为《机器能思考吗?》的论文,成为划时代之作。也正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一顶桂冠——“人工智能之父”。在这篇论文里,图灵第一次提出“机器思维”的概念。他逐条反驳了机器不能思维的论调,做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还对智能问题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给出了定义,由此提出一个假想:即一个人在不接触对方的情况下,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和对方进行一系列的问答,如果在相当长时间内,他无法根据这些问题判断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这个计算机具有同人相当的智力,即这台计算机是能思维的。这就是着名的“图灵测试”。图灵预言,在20世纪末,一定会有电脑通过“图灵测试”。

1950年,图灵来到曼彻斯特大学任教,与此同时,他还担任了该大学自动计算机项目的负责人。今年10月,他发表了一篇题为“机器会思考吗?”,成为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也是这篇文章为图灵赢得了一个桂冠——“人工智能之父”。在这篇论文中,图灵首次提出了“机器思维”的概念。他驳斥了机器不能一个一个思考的论点,并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他还从行为主义的角度给出了智力问题的定义,并提出了一个假设,即一个人有一系列的问题和答案以一种特殊的方式相互联系而不相互接触。如果他长期不能根据这些问题来判断对方是人还是电脑,那么这台电脑就可以被认为和他的同龄人一样有智力,也就是这台电脑会思考。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图灵预言,在20世纪末,计算机将通过图灵测试。

图灵

图灵

图灵的传记电影《模仿游戏》

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来的。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电晶体数目,约每隔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计算机芯片确实是在按照摩尔定律呈可怕的指数增长。我们的大脑习惯于线性思维,不大容易理解指数增长的可怕。举一个例子,把一张纸对折五十次,其厚度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阿瑟·克拉克有一个着名的短篇科幻小说叫《神的九十亿个名字》,这篇小说大概写于1970年代。阿瑟·克拉克根据当时的计算机水平,以为九十亿种排列组合属于不可能完成的计算量。可见计算机运算能力的指数增长,甚至都已经超过了最顶尖的科幻小说家的想象。用《三体》里的话说,“指数是数学中的魔鬼。”至于摩尔定律何时会失效,至今仍众说不一。不少科学家指出,在2020年之前芯片的厚度将接近5个原子的厚度,届时量子效应将会凸显,摩尔定律将不再起作用,芯片产业将发生巨大变革。

计算机指数增长的一个例子

对于计算机掌握人类语言这件事,当时持乐观态度的不止图灵。很多计算机科学家都曾预测很快便会有电脑通过图灵测试。然而,尽管计算机技术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按照摩尔定律在突飞猛进地飞速发展,但至今仍然没有哪一台电脑能够通过图灵测试。这里无非存在着两种可能:一是计算机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才能真正具有和人一样的思维能力,其标志便是掌握人类的语言;二是尽管计算机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人脑,但它永远不可能在整体上达到人脑的思维水平,也就是说,图灵测试是计算机永远也无法跨越的一道鸿沟。

事实上,图灵测试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技术问题。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有一天计算机真的通过图灵测试,人工智能拥有超越人类的智能水平,那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未来世界...

在人工智能是否会威胁到人类这一问题上,即便是最顶尖的科学家们也持截然不同的态度。2014年底,一则关于霍金的消息被全球各媒体大量转引,霍金指出人类应当警惕人工智能的过度发展威胁到人类自身。由于霍金的声望,一时间,人工智能威胁人类这样一个原本属于科幻领域的问题不再是杞人忧天,而是变得似乎已经迫在眉睫。和霍金持相反态度的人很多,比如美籍物理学家加来道雄在他的着作《物理学的未来》中对人工智能能否超越人类这一问题便持否定态度。在这本书中,加来道雄用一个非常通俗易懂的比喻来说明人脑和电脑的差别:一只猫吃一只老鼠需要一分钟,一万只猫吃一万只老鼠需要多少时间?答案依旧是一分钟。一只猫吃一只老鼠需要一分钟,怎样才能让一只猫在一分钟内吃掉一万只老鼠?答案是,让这只猫吃一只老鼠的时间缩短到万分之一秒。这便是人脑和电脑的差别。人脑会并行处理问题,可以同时派出一万只猫来吃一万只老鼠;而电脑只会做单线程的简单计算,永远都只有一只猫在吃老鼠。过去几十年,电脑的运行速度虽然呈指数增长,但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把电脑的本质问题给掩盖掉了。其一,计算机在过去几十年里在理论层面并没有什么大突破,只不过在把一只猫吃一只老鼠的时间继续缩短而已。其二,电脑做计算的速度越来越快,并不等于这东西越来越聪明,和人相比,它还是一如既往的笨,实际上一条狗比一台电脑要聪明得多。

加来道雄的科普书《物理学的未来》

加来道雄在他的书中着重指出机器人没有常识这一致命缺陷。“常识”,这又是一个没有办法具体界定的词。实际上,我们没有办法一条一条地数清楚我们头脑里到底储存了多少常识。可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知周围的世界,每时每刻都在积累常识。婴儿从一出生便开始积累“常识”,尤其是婴儿在爬行阶段通过触觉来获得各种常识,比如这个硬那个软这个热那个冷等等。我们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常识积累在我们的大脑里面,这些信息在我们的大脑中又是如何被存储的。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当我们面对“人工智能”这个词的时候,没有必要去解释“人工”这个词,但是什么是“智能”呢?显然,它不仅仅指计算机做计算的能力,还包括意识、情感、心理等诸多因素。这个词不仅涉及到人脑,还涉及到身体的感受、灵魂的感受等因素。就人脑而言,它的工作原理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过去,按照还原论思维,科学家把人脑研究成若干部分,认为人脑只是140亿个神经元的组合。但是发现神经元并不像逻辑电路那么简单,同样的输入神经元可以产生不同的输出。因此,脑科学的未来是一片迷雾。

未来的人工智能到底会不会对人类造成威胁,这里我想用着名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提出的“克拉克定律”来总结上文和引出下文:

定律一:一个备受尊敬的资深科学家,如果他说某件事是可能的,那么他几乎肯定是正确的;如果他说某事是不可能的,他很可能是错的。

定律二:只有一个方法能够弄清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那就是:稍稍突破两者的分界线进入不可能的领域。

阿瑟·克拉克,刘最有影响力的科幻作家

按照定律一的话,霍金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极有可能是有道理的。就算是今天的计算机已经逼近摩尔定律的极限,还在实验阶段的量子计算机最多只能完成3乘以5的简单计算,但是,谁也不知道未来的科技发展会把人类社会改变到何种程度。莫忘了阿瑟·克拉克的“克拉克定律”里还有一个最为着名的定律三:第三,任何非常先进的技术,初看都与魔法无异。看看我们今天生活的这个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东西已经由“魔法”变成了寻常之物。所以,我们最好还是不要断言有什么东西在未来是不可能发生的。

涉及人工智能的科幻电影关注的焦点不是人工智能是否有可能达到或超过人类的智能水平,而是如果达到或超过了,世界会发生什么?根据克拉克定律2,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恰好符合“突破两者边界,进入不可能领域”的提法。让我们来看看科幻电影中呈现的不同人工智能。

二、AI童话与情感本质

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大致可以分为善与恶。在善良的范畴中,机器人通常被设定为看起来接近人类的亲和形象。这方面最典型的电影是阿西莫夫写的、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机器管家》,以及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同样的思路也可以在两部以机器人为主角的动画片《机器人历险记》和《机器人总动员》中找到。这两部电影的创作思路相似,电影中的机器人呈现出各种拟人化的特征。

 动画片《机器人历险记》

动画《机器人历险记》

机器人故事

此外还有很多科幻电影片中都出现过各种走可爱路线的机器人,比如《星球大战》里圆滚滚的R2-D2和C-3PO,《银河系漫游指南》里患忧郁症的大脑袋机器人马文等。这些机器人统统呈现出卡通化的拟人属性,其主要作用多在于给影片增加喜剧色彩,或者温馨感人的审美效果。照这个思路找的话,在电影里出现过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太多了,甚至《绿野仙踪》里的铁皮人也可以算是机器人银幕形象的鼻祖。像这一类涉及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影片统统可以称之为是AI童话,和人工智能的科幻属性关系不大,片中的机器人被替换成宠物狗也没什么太大问题。真正值得深究的还是《机器管家》和《人工智能A.I.》,这两部影片在编织感人故事的同时,借人工智能来拷问我们人性中的情感因素。

《机器管家》是一部相当温馨感人的影片,讲述了一个机器人是如何渴望成为人类一员的故事。当观众看到发生在我们寻常人身上这些生老病死是如何发生在一个机器人身上的时候,尤其是当我们看到影片中叫安德鲁的那个机器人是如何渴望和如何追求和我们人类一样的感觉世界的时候,好莱坞电影再一次以其世俗而又超群的方式触动到了我们的情感神经。

《机器管家》是一部非常温暖感人的电影,讲述了一个机器人如何渴望成为人类的故事。当观众看到这些死亡是如何发生在我们身上,普通人是如何发生在一个机器人身上,尤其是当我们看到电影中那个叫安德鲁的机器人是如何渴望和追求和我们人类一样的情感世界时,好莱坞电影以其世俗和优越的方式再次触动了我们的情感神经。

《机器管家》中的机器人安德鲁

片中有两个关键的转折点,同时也是这部电影从科学的角度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其一是机器人安德鲁从楼上摔下去后智力暴涨,从一台普通机器变成一个具有学习能力的智能机器人,拥有了和人类相当的思维能力。这里的情节转折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第二处是安德鲁从一个机器人彻底变成一个人的故事情节里,其中最关键的转折点不是安德鲁被科学家一点点改造,把身体的所有零部件都替换成人的器官,而是在此之前他拥有了人的感觉和人的感情,这才是他成为一个人的关键。安德鲁是如何拥有人的感觉和感情的,这同样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科学还不能对我们自己的情感世界做出理性的归纳分析和量化处理。机器人如何变得像人类?在这个问题面前,其实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是人?在电影《机器管家》中,情感系统不是我们人类的防御,而是人类接受安德鲁为人最重要的尺度。如果一个机器人如果有人类的感情就可以被认为是人,那么什么是感情呢?如果机器人有感情,它仍然不是人,那么人是什么?伟大的科学只能止于这个问题之前。

影片结尾,安德鲁在身体的物质组成和人类完全一致,并且拥有和人一样的情感世界之后,能否衰老和死亡成了安德鲁和人之间的最后一个差别。人类渴望永生,机器人却为了能够完全成为人类而不惜放弃生命,这一结尾令人感叹唏嘘。

为了完全成为人类,安德鲁最终选择像人类一样死去

《人工智能A.I.》这部电影和《机器管家》的创意差不多,也是借机器人想要变成人的故事来触动观众的情感世界。尤其是片尾两千年后整个人类都已消失,小机器人终于在外星人的帮助下,度过了一个小男孩和自己妈妈在一起的普通一天,这一幕相当的感人。把如此寻常的一幕放置在如此非同寻常的情境里面,这可以说是斯皮尔伯格给我们这个凡尘俗世编织的又一个精美童话。

一个想成为《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中真正男孩的小机器人

在这类借人工智能拷问情感本质的科幻电影里,《云端情人》是最为独特的一部。这是一部引发我们彻底反思情感到底为何物的影片。导演用两个小时的片长,讲述了一个老宅男是如何一步一步地爱上了自己的电脑。影片乍看情节荒诞,实则令人愁肠百结。试想一下,假如有一台电脑智能到了能够作你的“解语花”,不仅能够聆听你倾诉衷肠,而且能够时时刻刻给你心灵慰藉,你会不会爱上这样一台电脑?《云端情人》这部电影能够说服很多观众,告诉你其实你会的。

过去,我们总是习惯于把情感视为我们人类高于人工智能的最大砝码,机器人没有感情,我们有感情,所以我们要优越于机器人。在这一点上,《机器管家》、《人工智能A.I.》和《云端情人》这三部电影,尤其是《云端情人》,以科幻的形式冲击了我们这一自以为是的惯性思维。如果你也有可能爱上一台电脑,那么爱又是什么?人又是什么?人和电脑的界限又在哪里?

在过去,我们曾经认为情感是人类对人工智能最大的砝码。机器人没有感情,但我们有感情,所以我们应该比机器人优越。至此,《机器管家》《人工智能A.I .》和《云端情人》,尤其是《云端情人》,以科幻的形式冲击了我们自以为是的惯性思维。如果你可能爱上一台电脑,什么是爱?人是什么?人和计算机的界限在哪里?

《云中情人》中爱上电脑的男主角

三、人机之战与AI法则

很多科幻电影都展现了人工智能威胁人类的可怕一面。这类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根据其杀伤力等级大致可以分为四个等级:

最低等级是《西部世界》、《终结者》三部曲里的机器人杀手;

更高级的是《终结者2018,我,机器人与星球大战前传1:歌剧危机魅影》中的制服机器人军队;

再高一级是《天才除草人》、《超验骇客》里人脑和计算机网络融合后产生的“超级大脑”;

最高层次是《黑客帝国》系列彻底征服了人类,即将取代人类文明的“黑客帝国”。

这四个等级的人工智能可以看作是科幻电影呈现给我们的AI梦魇。

《西部世界》的编剧兼导演是迈克尔.克莱顿,一个既能写科幻小说又能当电影导演的天才。这个名字在科幻小说中家喻户晓,但在国内电影界却鲜有人知。然而,另一部根据他的另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绝对是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侏罗纪公园》。虽然他导演的几部电影规模都不大,但都很了不起。

这部《西部世界》的剧情设定和《侏罗纪公园》有些类似,讲的是一个机器人游乐园失去控制,机器人开始追杀人类的故事。在影片后半段类似于“终结者”的追杀戏份里,导演想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展现机器人杀手的主观视点,于是采用了计算机来处理图像,把机器人看到的画面处理成马赛克状的图像。这样一来,这部水准平平的影片阴差阳错地成了电影和计算机的第一次联姻,由此被载入史册,片中那段粗糙的马赛克图像也因此而成了电影史上最早的二维CG。

 

电影《西部世界》和美剧《西部世界》也进行了相应的改编

大家最为熟悉的机器人杀手自然是大名鼎鼎的《终结者》系列。由于四部《终结者》相隔时间久远,所以片中出现的金属骷髅状的机器人终结者最能凸显电影特效在过去几十年里的发展变迁。首部《终结者》里的机器人明显是逐格动画,动作生硬而且不够连贯;《终结者2》里的机器人大为改观,尤其是那个液态金属机器人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到这一系列的第四部《终结者2018》里面,特效团队更是制造出浩浩荡荡的一支机器人大军。

从《西部世界》到《终结者2018》这几部电影可以看出,发生在电影之外现实世界里的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是如何决定电影制作的特效水平,从而决定电影里科幻层面的人工智能的影像质感的。《西部世界》和《终结者》里的机器人只是拥有可怕的杀人能力,在人工智能方面却算不上有太多思考。《终结者》里的天网只是想要毁灭人类,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理由可讲。倘若未来真的发生《终结者》里描述的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战争,双方各有哪些长短,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遗憾的是《终结者2018》基本没有去触及这个问题,影片让我们觉得在人机之战中人类似乎没有太多胜算可言。

从《西部世界》到《终结者2018》,我们可以看到,电影之外的现实世界中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决定了电影制作的特效水平,从而决定了电影中科幻级别的人工智能的图像质感。《西部世界》和《终结者》中的机器人只有可怕的杀戮能力,却不怎么考虑人工智能。《终结者》中的天网只是想毁灭人类,似乎没有太多的理由可以诉说。如果未来有《终结者》中描述的机器人和人类之间的战争,双方的长度是多少?这原本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可惜《终结者2018》基本没有触及这个问题。这部电影让我们觉得,在人机大战中,人类似乎没有太大的胜算。

《终结者2018》中各类终结者机器人概念图

在对人工智能进行反思的问题上,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威尔·史密斯主演的《我,机器人》这部影片。尽管这部影片剧情粗糙,但片中机器人对于人类的攻击原因却值得玩味。影片建基于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除非违背第一原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在不违背第一和第二原则的前提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片中的人工智能中枢从这三个定律出发进行推理,得出这样一个可怕结论,那就是,想要保护人类免于自我毁灭,必须把人类全部监禁起来!

在《我,机器人》中,原本保护人类的机器人变成了人类的公敌

我们对于人工智能的恐惧不仅在于终结者那样的机器杀手,更在于人工智能这样一个只会计算没有情感的东西,会不会因为想要保护人类而导致伤害到人类?《我,机器人》这部电影呈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可能。进一步思考,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定律”其问题并不在于定律本身是否有漏洞,而在于,我们能否用一些预先设定好的AI法则来彻底预防人工智能的潜在危险?如果能,还应该增加哪些定律进来才能保证万无一失?如果不能,又该如何预防?

第四,超脑和AI文明

“人机合体”是人工智能在科幻电影里的另外一种常见形态,比如《机械战警》、《钢铁侠》,还有《神秘博士》里的赛博人、《星际迷航》里的博格人等。遗憾的是,这类科幻作品里生物人和人工智能的合体大都没有做到把二者各取所长而各去其短。真正能够体现人机合体后波澜壮阔后果的,当属《天才除草人》和《超验骇客》这类讲述“超级大脑”的赛博朋克科幻电影。

亚瑟·克拉克在他的短篇经典作品《寻找弗兰肯斯坦,请拨F》中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一天深夜,地球上的电话同时响起。事实证明,每部手机都类似于人脑中的一个神经元。当手机数量不断增加,一个覆盖整个地球的超级大脑就诞生了。半夜响起的电话铃声就像婴儿的第一声啼哭。这是科幻小说中最早的“超脑”概念。

《天才除草人》这部影片尽管略显老旧,但是仍有很多创意在今天看来依旧惊艳。片尾,变成天才的除草人把自己上传到了网络,从而实现了人脑和网络的完美嫁接。这一情节酷似两篇科幻小说,一是刘慈欣的《中国2185》,一是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这三者之间应该没有过互通有无的经历,但英雄所见就是如此的略同。这三个科幻作品都描绘了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想象场面,那就是一个人的大脑被“上传”到网络后,借助覆盖全球的网络系统,这个超级大脑可以通过所有的摄像头同时看到全世界的各个角落,全世界的麦克风都成了这个超级大脑的耳朵,全世界的音响都成了这个超级大脑的嘴……

《天才除草人》电影海报

同样的创意见之于《超验骇客》,片中约翰尼·德普饰演的科学家其大脑被上传网络,从而可以执掌乾坤,将整个人类世界玩弄于股掌之间。影片结尾人类打败这一超级大脑的办法和《中国2185》如出一辙,都是采用最原始的办法——断电。这绝对是一个伤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招数。

约翰尼·德普在《超凡黑客》中扮演的科学家的大脑被上传到了网上

《黑客帝国》系列当属赛博朋克类科幻电影中的翘楚。影片设定了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未来世界,人类文明已经被AI文明彻底取代,AI文明把人作为干电池一样的东西来使用;为了维持系统的平衡稳定,AI文明为人类创造了一个虚拟世界。《黑客帝国3》到结尾也没有讲清楚,救世主尼奥到底是带领反叛军成功逃离“母体”进入了真实世界,还是尼奥本身也只是“母体”的一个自我保护程序。对《黑客帝国》进行分析的文章已经不胜枚举,这里想要着重考量的是《黑客帝国》背景设定的可能性。

历史上,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大陆之前,美洲的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都已经独自发展了几千年之久,然而,几百名西班牙人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便让这两个文明从此以后在地球上彻底消失。历史证明,一个科技发达的文明想要毁灭一个科技落后的文明易如反掌。倘若有一天,人工智能发展到了已经成为一个文明的等级,到那个时候,人类文明会不会像当年美洲大陆上的古文明一样,面对这一科技强大的AI文明不堪一击?人类文明会不会被AI文明彻底取而代之?

历史上,在西班牙人到达美洲之前,美洲的印加和阿兹特克文明已经单独发展了几千年。然而,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几百个西班牙人就让这两个文明从此在地球上彻底消失。历史证明,一个技术先进的文明很容易摧毁一个技术落后的文明。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发展到已经成为文明的程度,人类文明会不会像美洲大陆的古文明一样,容易受到这种科技强大的AI文明的攻击?人类文明会被AI文明完全取代吗?

《黑客帝国》中的“黑客帝国”

五、终极问题的无厘头答案

《银河系漫游指南》是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著名科幻小说系列的第一部。2005年,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上映。影片中有一个情节:一个发达的文明创造了一台超级计算机,用来计算终极问题“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多年后,电脑给了大家一个莫名其妙的答案——42。困惑的是,人们建造了一台更大的超级计算机来计算为什么宇宙的目的是42。正是这部小说创造了科幻小说中独特的幽默:宇宙的目的是什么?答案是42。其实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回答,以此来消解宇宙目的终极问题所带来的沉重和压迫感。此外,这种无厘头的幽默往往是一次性的。一旦第一个人做了,别人跟着做就没意思了。

继续分析《银河系漫游指南》里那个关于42的这个幽默,实际上由此引申出的是决定论还是非决定论,可知论还是不可知论这一终极的哲学问题。

电影《银河系漫游指南》剧照

在牛顿力学诞生后的两百多年里,科学家们一度以为这一理论描绘出了整个宇宙的终极真理,却忽略了它的尺度问题。事实上,这一理论只适用于宏观世界,在微观和宇观尺度上都会出错。进入二十世纪,在宇观尺度上,广义相对论把牛顿力学升级、加强、扩展,可以更普遍的描绘宇宙;而量子力学则解决了牛顿力学难以触探到的微观世界的问题。然而,在黑洞和大爆炸奇点这样的地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个理论都出现了差错。是否存在一个能够包罗万象的终极理论?

爱因斯坦本人一直认为世界是理性的,相信有秩序的上帝的存在,但最终他没能找到统一的场论。霍金曾经说过,根据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终极理论不可能存在——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的数学表述相当专业晦涩,但影响深远。用最粗糙的语言来说,这个理论证明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在内部不会是一致的,并且推断出宇宙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能用一致的理论来统一描述。在《宇宙的弦》一书中,作者布莱恩·格林认为弦理论可以作为描述整个宇宙的最终统一场论,但他也表示这种说法更多的是个人的信念,没有办法证明自己。最终的问题,是决定还是不决定,可知还是不可知,将继续诱惑人类的思维。

在寻找终极问题的道路上,《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超级计算机给了我们一个无厘头的答案;相比之下,阿西莫夫的科幻短篇《最后一个问题》为我们呈现了人工智能的最高水平——它成功解决了宇宙的终极问题!小说基于“热寂说”——“热寂说”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宇宙学推论。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封闭系统总是趋于从有序状态向无序状态转变。如果这个定律适用于宇宙,那么宇宙作为最大的封闭系统,最终会回到最大的无序状态,所有物质会完全均匀分布,整个宇宙会变成一个“死”的状态,这将是宇宙的末日。

“热寂说”自产生之后便一直像噩梦般挥之不去,是否正确至今仍悬而未决。《最后一个问题》用极短的篇幅描绘了最为波澜壮阔的这样几个画面:人类文明经历了行星文明、恒星文明、星系文明乃至宇宙文明四个等级,与此同时,一台名叫“AC”的计算机也经历了四个等级的升级,但始终无法解答那个终极问题,就是怎样才能让宇宙在热寂之后再起死回生。这台计算机算呀算,一直到整个宇宙都归于一片死寂,终于有一天,它计算出了可以让宇宙起死回生的办法,于是它说,“要有光!”

着名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家阿西莫夫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远东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dj6688.com/guonei/438511.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土耳其是哪个洲 土耳其属于哪个洲 土耳其的风俗与禁忌 下一篇: 霍天青 古龙小说:武功高过对手却被对手杀死的七大高手 第一最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