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远东新闻网 > 新闻快讯 > 正文

少数民族的习俗 少数民族节日民俗的发展演变

导语:民族节日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内容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些节日内容的变化和新节日的出现。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内容逐渐消失,而一些新的内容则丰富

民族节日作为一个历史范畴,其内容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主要表现在一些节日内容的变化和新节日的出现。每个民族的节日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内容逐渐消失,而一些新的内容则丰富为节日。比如布依族过春节,直到20世纪50年代还是重要内容。后来这一内容逐渐消失,而篮球比赛等一些现代体育活动则成为一些地区的春节活动之一。又如,布依族总有在风景秀丽的河边唱歌的习惯。如果任何一个地方有小桥,他们就把这里开展的活动叫做“抓桥”,比如抓杉桥、抓盘江桥。1979年,惠水县人民政府帮助连江两岸人民修建东朗桥,于是东朗附近的布依族于6月6日开始了赶东朗桥的活动。

此外,一些新的民族节日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诞生的,比如天竺杜马所在的7月20日坪,虽然有活动,但时断时续。1950年,杜马成立了乡人民政府。7月20日是乡镇政府成立的适当日期。为了纪念这一有意义的日子,当地的侗族、苗族、汉族群众自动在7月20日来到这里欢聚一堂,唱着山歌,组成了有成千上万人参加的7月20日葛平节。贵州仫佬族于1993年6月15日被认定为仫佬族。从那以后,这些仫佬族人每年都把6月15日定为节日,届时还会举行纪念活动。

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在民族节日里极力阻止集会,迫使许多芦笙和跳花节停止活动或四处活动。凯里周西甘南乡芦笙堂始建于600多年前的元末明初。它是苗族地区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巨大的芦笙馆,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被政府取缔。苗族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愤怒地刻碑拔石,庄严宣告:“偷吹笙跳月是千百年来苗族人民盛传的正当娱乐。新年第一个月,各地逐渐举起手来,以娱乐方式庆祝新年;也是我苗族人民自由结婚的好时机,意义重大!”得益于苗族人民的坚决斗争,甘南乡芦笙馆终于在1942年得以恢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全面贯彻民族团结政策,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风俗习惯,为各族人民欢度传统节日提供了条件。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各地民族节日普遍恢复。在一些地方,宣传文化部门和民族工作部门还拨款对民族文化活动空前活跃的跳花坡、芦笙馆、赛马坪等节日场馆进行改造。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起,贵州高原的民族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内容。贵州高原有许多与民族节日息息相关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比如,黄平的非云崖、凯里香炉山,不仅是著名的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也是苗族人4月8日聚集、6月9日登路祥山的地方。贵州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比如一座寺庙,一片山林,一个山洞,一座小桥。因为风景优美,景色迷人,经常有在田野上跳、在山上踩、在洞里跳、追上桥等民族节日。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历史遗址为民族节日提供场所,节日活动为历史遗址增光添彩,相辅相成。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远东新闻网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dj6688.com/news/437990.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傣家竹楼 傣族竹楼的建筑特点 竹楼的发明人是谁 下一篇: 傈僳族怎么读 傈僳族怎么读 傈僳族的族源与地区分布